教学改革

海洋运载器原理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19日   点击数量:

一、课程意义

海洋运载器原理与实践项目制课程以培养学生在海洋运载器设计、开发与应用中的综合能力为核心,围绕多学科交叉领域构建知识体系。课程内容覆盖海洋运载器基础原理与实践知识,引导学生基于流体力学、结构力学、机械设计等开展初步设计分析,理解并应用导航、制导、控制技术,熟悉能源与电气系统,掌握相关材料、工艺及实验方法。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结合,借助严谨的课程设计、多样的教学方式及丰富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坚实的多学科知识体系,既掌握前沿技术,又培养独立创新能力,为后续科研与工程实践筑牢基础。

二、课程建设情况



三、授课情况

该课程研讨式教学、多媒体PPT授课、上机实践等多种教学方式多种教学模式相融合。涵盖了海洋运载器整体框架、关键技术与材料、流体力学应用、能源电气系统筹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先进技术。

该课程总上课学时为68学时,其中每一部分的具体安排根据课程内容深度与实际教学需求调整,确保每个知识点都得到充分讲解和实践。




四、课程获得成果

(1)学生们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了无人系统通用质量特性设计原理和方法,浮体水动力性能CFD计算方法,海洋运载器导航、制导与控制的基本方法与关键技术,海上无人系统结构设计所需的力学知识等海洋运载器各方面的核心技术。并且通过本课程独特新颖的教学模式培养了独立思考、团队协作、创新设计以及逻辑表达等能力。




(2)基于课程学习后专利发表成果展示。部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撰写了学术论文、申请了专利,并在相关竞赛中获得了优异成绩。